原创 2021-06-02 原创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一航 何艳 通讯员 江李婷 凌宇伟/文 记者 宋璐/图
如今的茅洲河宝安段水清岸绿。
“河湖长制”是一篇大文章。
走在前列,勇当尖兵。近几年来,宝安贯彻上级部署,创新方式抓落实,将“河湖长制”作为“治水”体系核心“引擎”,创新“正金字塔”结构落实“河湖长制”,形成“高位推动、紧密衔接、广泛参与”工作格局,全区各级河湖长拧成一股绳,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转向“有实”,真正以“河长制”促进“河长治”。
以上率下,“五级河湖长”齐上阵
宏大叙事总有特殊起笔。2016年底至2017年,中央、省、市接连部署“河长制”工作。市主要领导话语铿锵:“要以‘河长制’促进‘河长治’,各级河长要切实做到守河有责、守河担责、守河尽责。”
领导带头,身先士卒,是宝安抓落实一以贯之的“方法论”。2017年6月27日,宝安出台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全速推进相关工作。在不断落实推进的过程中,宝安区水务局在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科学领导下,不断调整优化工作体制机制,建立形成了覆盖区、街道、社区“28+64+23+75+204”“五级河湖长”工作体系,回答“河湖长谁来干”“河湖长干什么”的问题。
旗帜鲜明抓落实。根据区方案安排,宝安区委主要领导担任区级总河长、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区级副总河长。同时,28名区领导、64名正处级“带长”领导干部、75名街道领导分别担任有关河流的区级河长、副河长和街道级河长;23名区水务局科级干部以上成员任河务专员,为河长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指导街道治水实践。宝安还率先在全市将河长制落实到社区一级,安排204名社区党委书记、党委委员担任河段段长,每个河段配备1名段管员、1名环管员。形成以上率下的“正金字塔”结构。
河水流经哪里,河长就在哪里。
茅洲河是广东水污染治理主战场,宝安是茅洲河主战场的攻坚阵地。茅洲河(宝安段)燕罗湿地公园里矗立着一个信息公示牌,上头清晰标注:茅洲河(宝安段)区级河长姚任;同样的场景也出现在石岩河畔,一个信息公示牌上标注:石岩河区级河长王立德。
根据区落实河湖长制有关工作安排,区级河长每月最少巡河一次,但在实际中远远不止。这几年,区主要领导不仅每月带头巡河,还每周最少调度一次治水工作进展,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并定期签发“总河长令”,吹响工作“冲锋号”。
上下一心,身教者从。宝安区级河长、副河长、街道级河长像钉子一样“扎”在治水一线,用脚步丈量河岸,紧盯着治水工程推进。“我们最大的感受,是区里河长们对工作很用心,跑得勤、抓得实,让我们很激动、坐不住,也想跟着往前冲。”石岩街道上屋社区党委书记、石岩河上屋河段河长尹华颖感慨地说。
2017年以来,宝安各级河湖长共开展巡河7万多次,协调解决问题10466项,实现“工作在一线推进、问题在一线解决”,全力保障水污染治理工程高效推进。
压实责任,各司其职抓落实
宝安治水点多面广、任务繁重。“十三五”之初,全区水污染治理总体任务占全市四成:全区66条河流中黑臭水体61条,占全市38%;330家高污染的电镀、线路板企业,占全市73%,工业废水排放和面源污染管控难度大;市政雨污分流管网缺口2345公里,占全市58%;总口截污199个,占全市64%;暗涵、暗渠长达288公里,约占全市1/3;污水处理能力66.5万吨/日,仅为全市的12.8%,全区污水处理能力严重不足,每天约有40万吨污水直排入河。
污水就是战情。宝安吹响治水“冲锋号”,市、区领导身先士卒、亲临一线,区水务局主力担当,以茅洲河治理为先导,在全国率先推行“高强度持续投入 全流域系统治理 大兵团联合作战”、“地方政府+大型央企”的EPC工程实施方式,通过“全面截污、雨污分流,全面清淤、修复生态,全面补水、活水保质”的“三全治理”技术路线,采取建管纳污、正本清源、初雨弃流、多源补水、生态修复、排水管理、监管执法、宣传引导等“八大举措”,实现“明、暗渠全河段达标,干、支汊流全流域达标,晴、雨天全天候达标”的“三全达标”治理目标。
几年来,区水务局协同各条战线勇除征地拆迁“拦路虎”,累计完成建构筑物征拆35.4万平方米;勇扫管线迁改“地雷阵”,累计完成28公里燃气管、125公里供水管、330公里电力管、897公里通信管迁改;勇守占道施工“安全闸”,累计完成占道施工审批1314宗,每年聘请交通协管员720名,保障了工程进度、施工安全和交通安全;勇破底泥处置“技术关”,研究编制全国第一部底泥处置标准,宝安先后建成4座底泥处理厂,累计处理底泥426万方;勇闯暗涵整治“隐蔽区”,累计排查整治晴天有污水排放的雨水口9186个,污染点源10463个,466条排水渠涵、108座小湖塘库基本消除黑臭,消除总口120个。
关键时刻见真章。“在区、街道级河长和区水务局的统一调度下,我们社区段河长配合重大治水项目的实施。”往事历历在目,燕罗街道洪桥头社区书记、茅洲河洪桥头社区段河长洪伟江心绪澎湃。那些年,有许许多多像洪伟江一样的社区段河湖长活跃在治水工程一线,协调房屋征拆,发动市民配合,为治水工程让出作业面,只要是治水需要,他们义不容辞、冲锋在前。
创新制度,压实责任。2017年,宝安在全市率先提出“河长巡查情况要做到可查询、可追溯、可问责”,并于当年7月开通全国首款河流巡管智慧管理APP“河务通”,实现水环境数字化监控。站在宝安任何一个点,巡查人员都可通过“河务通”APP巡查端,准确查看巡查对象属性与位置。各级河湖长则可通过“河务通”的河长端,准确掌握管辖范围内河流信息资源、巡办事件、工作进展等,在全国率先建立起“指派——督促——追溯——问责”的“河湖长制”数字化工作闭环,将工作力量顶到最前线。
现在,宝安已经实现“巴掌大的黑臭水体都没有”的工作目标,全区所有水体稳定消除黑臭。随着宝安治水取得重大成果,宝安各级河湖长工作重点从推动建设、建管并重,逐步过渡到以管为主。去年8月,宝安制定印发《关于开展河湖长制主题月专项行动的通知》,每月组织开展一项河湖长制主题专项行动。当年,宝安还根据上级部署,建立河湖长述职机制,持续压实工作责任。
凝聚合力,构建全民“河湖长制”
治水护水,人人有责。2019年,宝安发挥区内义工、志愿者队伍实力雄厚的基础优势,招募选拔出一批具有环保治水等相关专业及经验的志愿者组成专业级“民间河长”队伍。
在2019年12月5日的“国际志愿者日”活动上,宝安“民间河长”代表上台接过旗帜,宣告宝安首批67名“民间河长”上岗履职,开始在全区主要河道常态化、专业化、制度化开展巡河护河行动。
2019年12月16日晚,宝安青少年宫一间教室里灯火通明,宝安首批“民间河长”在这里接受培训。培训会上,专家张宏滨介绍了“河长制”的由来、全面推行“河长制”的重要性,以及宝安“河长制”组织架构和志愿者河长的工作;专家林佩斌则以茅洲河为例,分析宝安河流污染原因、程度以及现象,将水环境恶化成因总结为“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是排口,核心在厂网”。
“经过此次培训,我对‘河长制’以及‘民间河长’的工作内容、职责,宝安各大重点河道基本情况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的“民间河长”李洪涛表示,由于自身具备环境、水利水务、化学等专业知识基础,经过此次全方位的培训后,更加有信心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
前不久,宝安“民间河长”张小元带着一群巡河护河志愿者、义工来到石岩河官田社区段、罗租社区段。天气正好、河风微凉,张小元一行沿途发放宣传单,查看河道水质,观察河面漂浮物,还不时趴在河沿上探头观察可疑的排水口。一天辛劳,未发现问题,张小元很高兴:“这充分说明宝安治水效果好。”
2020年以来,宝安“民间河长”、志愿者、义工共组织开展巡河护河行动1080次,还让越来越多市民投身巡河护河队伍。河边、溪旁、湖岸上,从幼童到老人,大家习惯看到垃圾顺手一捡,望见漂浮物给河湖长打个电话,为保护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
人人都是河长,条条皆为清流。市民力量不断汇入宝安河湖长制“金字塔结构”基座,汇聚起磅礴伟力、无限动能。
“治水”这场持久战,宝安,必胜!
■后记
河湖长的新使命新担当
打好“治水”这场持久战,河湖长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随着宝安“治水”由“治”向“管”“防”转变,宝安河湖长也面临新使命、新担当。
水里的问题,根子在岸上。眺望“十四五”新征程,宝安正探索部门联动和流域统筹协调机制,督促和协助区、街道、社区各级河长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召开河长会议或调研活动,并以河湖长制主题月专项行动为载体,让各级河湖长深度参与河湖建档、面源污染整治、涉水问题排查等工作,持续查漏补缺、巩固治水成效,推动河湖长履职从河道向岸上扩展,让宝安爱水、护水氛围更加浓厚。
原创 2021-06-02
原创 2021-06-02
原创 2021-06-02
原创 2021-06-02
原创 2021-06-0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