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21-02-25 原创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林 特约记者 胡莉
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党中央、国务院对一批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予以表彰。其中,宝安援藏医疗专家王甘露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王甘露赴京接受表彰(受访者供图)
“此次能获得‘先进个人’称号,心情非常激动。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宝安人民医院(集团)三级对口帮扶察隅县人民医院先后派驻42位医疗人员的集体荣誉。尤其是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的重要讲话,给了我很大的鼓舞,为我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感到责任重大。”走出会场后,王甘露第一时间和宝安日报记者连线,分享了自己的心情。
记者了解到,广东省共有44名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33家集体获得先进集体称号,其中包括深圳两名先进个人王甘露、陈少洪和四个先进集体广东省第二扶贫协作工作组、深圳市农产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恒大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深圳市总工会脱贫攻坚工作组获得表彰。王甘露为宝安区唯一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挂任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察隅县人民医院院长的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集团)第一医院党办主任兼普外二区副主任王甘露,自2018年9月以来,作为深圳派驻西藏察隅县“三级医院对口帮扶”的医疗专家,先后担任察隅县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县人民医院院长等职务。他肩负全县医疗脱贫攻坚的重任,以一名共产党员家国情怀的政治胸襟和全心全意为边区老百姓及驻防军人的服务理念,脚踏实地,砥砺前行,脱贫攻坚成绩斐然,誉为察隅县的“好门巴”。
王甘露(左)在下乡义诊(受访者供图)
他任劳任怨,深入偏远贫困乡村及中印、中缅边境前沿部队解决边民与官兵的疾病健康问题,巡回诊疗的足迹遍布察隅县每块土地。搭建远程医疗和互联网医院等平台,整体布局,全方位提升县域内包括县医院、6 个乡镇卫生院、96 个村医务室的整体医疗水平,培养一大批各类医疗与卫生人才,为西藏医疗脱贫攻坚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新思路。
王甘露在边远乡村巡回义诊(受访者供图)
他以身作则,长期深入乡村进行健康宣教、巡回诊疗,为深度贫困家庭、智障人士、残疾人及前线军人无偿提供各类救助与医疗服务,以精湛的专业技术完成各种高难度手术和疑难危重病人的救治,解决老百姓“无医可求、涉远求医”等困境。
王甘露(右)在为患者做手术(受访者供图)
他通过现代医院“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管理理念,因地制宜,大胆改革创新,使察隅县人民医院从“转院医院”转变为“家门口的好医院”,并以优异的成绩创建“二级医院”,成为自治区县级医院的标杆。
他借助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集团)的医疗优势,通过各类远程医疗方式和互联网医疗就诊模式,转变百姓就医模式与观念,实现偏远山区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医,并享受三级医院的优质服务,彻底摆脱该县“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状。
从输血到造血,从物质扶贫到意识形态扶贫,他带领医疗援藏专家,为当地培养一大批县、乡、村医疗卫生人才,强化医疗卫生队伍的建设,彻底改变该县医疗人力资源匮乏的短板。
上述工作得到了国家卫健委、西藏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关注与肯定。
“我们国家用了8年时间,将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他说,虽然全国脱贫攻坚工作结束了,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工作将于今年年底结束,到9月份,他在察隅县工作的时间也将结束,下一步该怎么办?“按照我的设想是将察隅县医共体改革作为一个试验田,尤其是通过5G+互联网实现远程医疗、远程管理模式,真正解决当地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等短板,这样才能够逐步全方位培养本地人才,使雪域高原的藏族同胞实现家门口享受深圳三级医院的优质服务,避免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现象发生。如果这块实验田种好了,可以将这种模式复制到其他县,惠及整个西藏,乃至整个西部偏远地区,真正体现深圳人扶贫的价值和意义。” 王甘露表示,从北京受奖返深后,他将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工作岗位。
校对:王思阳
编辑:谢俊
央视频 2021-02-25
深视新闻 2021-02-25
深圳特区报 2021-02-25
深政观察 2021-02-25
新华社 2021-02-2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