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21-04-29 原创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正金/文 宋璐/图
通讯员 朱瑒
区教育局来本报接听市民热线。
“现在的孩子太难管了,常常让家长束手无策,怎样才能做到亲子间无障碍沟通呢?”“作为双职工家庭,我和老公无法接送正读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上学放学,孩子常常质问我们是不是不爱她,该如何对她进行心理疏导”……昨日上午,区教育局接听本报市民热线,与市民畅聊心理健康,探讨家教方法,电话一个接一个,接听嘉宾均热情互动、耐心解答。
亲子沟通有法可循
针对亲子间无障碍沟通问题,接听嘉宾向打进热线的市民王女士认真了解了亲子间的沟通现状,进而帮助分析、查找原因,然后给出合理建议:“孩子不愿意和大人交流沟通,很多时候是因为家长平日太忙,疏忽了孩子,缺少亲子互动。同时,家长易因工作、生活压力大,导致情绪变差,对于孩子的倾诉或要求,缺乏倾听的耐心。要做到亲子间的无障碍沟通,建议家长关注亲子间的氛围,双方情绪状态都很好时再表达意图,这样较容易沟通;若家长工作实在太忙,则可采取写留言条或写家书的形式进行沟通,这样容易让孩子感觉到被尊重和重视。”
针对因父母无法接送而被孩子质疑“究竟爱不爱我”的话题咨询,接听嘉宾详细了解到,父母身为双职工,且远在南山区上班,家里有一位老人,但要照顾年仅9个月的二宝,因此平日只能委托一名熟人骑车接送。
针对上述情况,嘉宾建议该市民与孩子平等沟通,平日多一些亲子时光,有时间的话也可带孩子到工作单位参观,并告诉其父母不能去接的原因,只要让孩子得到足够的关心与爱,孩子便能对父母多一些理解。同时,家长还应向接送的熟人强调注意交通安全等事宜,并对孩子进行安全防范教育。
心理课程走进课堂
“提升学生心理健康品质,宝安教育系统有哪些具体做法?”针对王先生的问询,区教育发展事务中心副主任赖建华介绍,首先是加强了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区教育局利用官方微信公众号,各学校利用学校公众号、班级QQ群、微信群、家校通等平台,定期推送心理健康科普知识,帮助师生、家长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常识;其次是加强心理健康课堂教学,要求各学校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疫情期间产生的主要心理问题,结合教育部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内容的指导意见,按照至少“两周一节”的方式,全面实现心理课进中小学课堂;再者,每年坚持面向全区中学,开展中高考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实现全覆盖,有效缓解中高考学生的考前心理焦虑。
家教宣传常抓不懈
深感“对管教孩子束手无策”的罗先生,来电咨询“宝安区今年在家庭教育方面将开展哪些工作,家长可以参与哪些活动”?
对此,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继续开设科学化、系列化、进阶化的家庭教育通识课程,通过专家讲座的形式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尤其是围绕“抓好中小学生的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五件小事情,引导家长摒弃“唯分数论”的思想,提高科学育儿能力,重构家庭生活的新样态。
此外,将继续举办“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并继续通过深入调研、学习检测等环节,提高新生家长学习效果和实操能力;继续开展“提升家长心理危机干预与识别能力”项目,通过团辅、个案咨询等方式,为相关家庭提供实质性帮助;推动学校结合“建党100周年”,指导家委策划“寻找家族中的红色基因”等丰富多彩的亲子社群活动。
你问我答
市民李女士:孩子现读幼儿园大班,我们已开始焦虑孩子上小学的事情,请问一下家长可以先做哪些准备?很多家长送小孩参加幼小衔接培训班,请问有无必要?
答:幼儿园的学习以活动、游戏为主,小学的学习以听讲为主。家长可以引领孩子,做好生理准备,比如建立日常惯例表,协助孩子安排和调整作息时间;做好心理准备,可以带孩子去参观小学校园,激发孩子对小学的向往之情;做好认知准备,通过亲子共读或让孩子讲故事给家长听等方法,从听觉、视觉等各个角度训练孩子的注意力。
至于幼小衔接培训班,大部分都是教知识的。和习惯、能力相比,知识储备没有那么重要。如今很多地区,都明确提倡孩子零基础入学。
市民黄先生:现在很多孩子离不开数码产品,尤其沉迷于手机、网络游戏,家长该怎么办?
答:帮助孩子从沉迷电子产品的状态中走出来,家长可以分三步走:了解沉迷电子产品的原因;告知孩子沉迷电子产品易造成的伤害;陪伴孩子科学使用电子产品。很多孩子沉迷游戏,是因为无聊、从众,或者灰心、失败,抑或消极、痛苦。没收手机、关掉WiFi,肯定不是最好的办法。家长应该制定规则并以身作则,给无聊的孩子陪伴,给失败的孩子激励,给痛苦的孩子安慰,而不要让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代替父母去做上述事情。
市民邓女士:孩子读初二,非常叛逆,常说我们不爱他,而我和老公认为把心都掏给孩子了。请问家长该怎样做,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呢?
答:美国著名婚姻家庭专家盖瑞·查普曼将人们表达和接收爱的方式归类为5种“爱的语言”,分别是肯定的话语、优质时间(陪伴)、收到礼物、服务的行动、肢体接触(拍肩膀、拥抱等)。其实,没有人比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父母可在生活中多观察一下,看孩子期望的爱的语言是什么,然后用孩子最喜欢的方式去表达,这能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满满爱意。
市民刘先生:孩子才12岁,说也说不得,骂也骂不得,动不动就说“跟你们无法沟通”。请教一下,父母该怎样才能更好地与孩子沟通?
答:心理专家陈默曾经分享过一句话:0-3岁每时每刻关注他(她),3-6岁诚心诚意陪伴他(她),6-12岁真真切切喜欢他(她),12-18岁实实在在相信他(她)。孩子12岁,马上进入青春期,说教和责骂效果肯定不好。沟通时,建议以肯定代替否定、以选择代替命令,或者以信任代替包办,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原创 2021-04-29
原创 2021-04-29
原创 2021-04-29
原创 2021-04-28
原创 2021-04-2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