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9 原创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慧怡 文/图
调解现场。
“感谢你们调解员的热心调解,原本受疫情影响,我们公司的经营情况不太好,如果这笔设计款收不回来,我们公司就要倒闭了,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调解结束后,宝安一家幕墙设计公司负责人梁君(化名)感激地说。
梁君的公司从事幕墙设计工作,2019年至2020年10月间为某建设公司承包的工程项目做幕墙设计工作,双方签订室外装饰设计合同,总设计费合计一百余万元。据梁君介绍,建设工程项目中,按照行业惯例,设计费会预先支付,该建设公司却在设计完成、工程已经开工后一直拖欠设计费。双方就设计款支付问题产生纠纷,共同来到宝安区调解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经过调解,该建设公司代表对梁君提供的设计合同的真实性予以认同,并原则上同意支付拖欠的设计费。“双方都比较讲道理,愿意沟通,接下来就是很繁琐的事,一笔一笔核对合同涉及的项目。”据调解员凌伟伟介绍,由于该建设公司代表未直接参与涉及合同相关内容的工作,对合同条款和执行情况不熟悉,因此每核对一笔款项,就要拿回公司确认盖章。“在此过程中,梁君非常耐心地解释每一个项目的情况,也很配合对方到公司确认具体事项,让整个调解得以顺利进行。这在我们主持的调解中是比较少见的,面对这种涉及金额较大的纠纷,一般当事人都比较敏感,容易表现得激动或苛责对方。”凌伟伟说。
梁君因在调解过程中表现出的通情达理得到了调解员的“点赞”。据介绍,获得“点赞”的当事人将在调解平台得到备注,点赞记录还将纳入其公共信用记录。
相关新闻
两类通情达理纠纷当事人将获点赞
宝安区开展“为通情达理方点赞”促纠纷“速溶”
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表现出通情达理的一方将获“点赞”,点赞记录还将纳入其本人公共信用记录。记者从宝安区司法局了解到,该局自2020年9月开始,积极探索调解新路子,其中在纠纷集中领域开展“为通情达理方点赞”取得良好效果,目前已有200多宗复杂纠纷的当事人得到调解员“点赞”,明显提高了矛盾纠纷化解的实效。
2020年7月,根据人民调解智慧平台大数据分析,70%以上案件需经3次以上组织调解方能达成协议,有的复杂疑难纠纷调解时间甚至长达半年以上,耗费了大量时间和人力成本。为促进纠纷调处提速增效,助力一线调解员减负,宝安区司法局积极探索调解方式,其中就包括在纠纷集中领域开展“为通情达理方点赞”。
据悉,两类纠纷当事人将获“点赞”:在调解过程中遵守调解秩序,表现出包容和理解,主动积极礼让促成协议的;疑难复杂纠纷中,在调解中主动退让起到关键性作用的。
“日常发生纠纷是在所难免的,有纠纷不应该看成是负面的‘印记’,我们希望通过积极正面的引导,让当事人不会因此而觉得丢人或没面子,自然地放下负面情绪。”区司法局基层科负责人何雪英说,主要做法包括调解员向当事人表达同理心、调解员恰如其分给予点赞鼓励和个人守信激励。具体来说,就是调解员充分了解纠纷来龙去脉后,站在当事人的立场和角度,利用好初次调解见面时的“黄金时间”,引导、启发当事人双方积极面对、相互理解、以和为贵;对在调解过程中作出退让、有意和好、善意礼让、愿意包容的一方或双方,调解员表达赞赏给予“点赞”;点赞记录信息将归集到宝安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纳入其个人的公共信用记录,有利于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用‘点赞’这种直接的方式让当事人得到更多正面认同感,能有效让纠纷得到迅速化解,并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鼓励纠纷人‘纠纷自解’,明显提高了矛盾纠纷化解实效,有效畅通社会脉络,提升社会治理能力,让宝安居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何雪英说,自2020年9月在纠纷集中的领域推行“点赞”助纠纷“速溶”以来,已有200多宗复杂纠纷的当事人得到调解员点赞。
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
2021-02-09
读特 2021-02-08
评论